近日发生的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这一事故提醒人们,粉尘也是一种安全隐患。除了突发的粉尘爆炸外,粉尘对人体的危害还在于它长期侵袭人体诱发疾病,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尘肺病。
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职业病可分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13类。是全国职业病里患病最多的一种。
尘肺病的病因在于呼入的粉尘末,最终形成“矽结节”。这些“矽结节”的直径只有几个毫米,但是这些矽结节广泛分布并占据了肺泡的位置,使患者的呼吸一天比一天困难。
根据矽结节的数量和密集程度,尘肺病被划为3期。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尘肺1期病人的矽结节会越长越大,相互融合,恶化为尘肺病2期、3期。最后,矽结节会成为直径十几厘米的大团块,正常的肺组织被这些硬邦邦的东西取代了,自然会严重影响到呼吸功能,直至呼吸衰竭,最终死亡。
我区每年确诊尘肺病患者大约100人
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尘肺病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14)》指出,尘肺病已成为中国职业病中的“第一杀手”。去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26393例,其中尘肺病23152例,占报告总例数的87.72%。
据介绍,我区每年来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看病的有600多人,每年确诊的大约100人。
“职业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普遍存在的职业病以慢性为主,这种职业病和一般疾病不同,是长时间慢慢积累导致的,其中一些职业病存在不可逆的特点,难以恢复,是会导致终身残疾的。”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主任陈志强向记者介绍:“特别像尘肺这类病情,是一个积类过程,不是说从事粉尘作业马上就会得尘肺病,但可以肯定的说在粉尘环境里工作年头长了,久而久之就会得尘肺病,一旦得了尘肺病肯定就是非常难治的,很多来我院看病的病人已经到了尘肺3期的程度。”
来自河池凤山的韦心德1997年到2001年间,跟同乡去广州某采石场打工,由于当时不懂自我保护,企业也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长年吸入粉尘,导致身体时常感到乏力、呼吸困难,有时候甚至不能平躺睡觉。2008年被确诊为尘肺病至今,病情日益恶化,走两步路都已经喘不过气。
陈志强介绍,尘肺病在目前无法治愈,洗肺、吃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减缓病情的发展,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病情。尘肺病患者需要脱离有粉尘的工作环境,并少干重活多休养。还有一种方法是肺移植,但是需要匹配的供体以及大量的金钱,对农民工来说是没法接受。
企业和劳动者如何预防
陈志强建议,企业在工作场所要有配套的通风除尘措施,尽量采取湿式作业和湿式清扫,防止二次扬尘;定期对通风除尘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如果设备、设施发生异常,要及时报告,进行维护。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如果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应当为从事粉尘作业职工配备适宜的呼吸防护用品;定期为职工做健康体检。
个人在工作的时候要按照操作规范正确佩戴防护措施,特别是在粉尘密度高的环境里,佩戴有效的防尘口罩。在选择防尘口罩需要注意的是,选取与脸型相适应的型号,最大限度防止空气从缝隙不经过滤进入呼吸道。要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否则起不到防尘作用。要经常对防尘口罩进行检查,发现失效及时更换。
尘肺病人维权须补偿与追责双管齐下
防治尘肺病最大的阻碍在于维权难,要给尘肺病人打通“呼吸道”,必须完善维权程序,补偿与追责双管齐下。《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做职业病鉴定,需要由用人单位出具证明,但单位为了规避责任,往往会故意刁难。这样的制度等于让单位“自证其罪”,此前的“开胸验肺”事件中,张海超用悲壮的行动,控诉了职业病鉴定的弊端所在。维权程序已是如此艰难,张海超们只能一直匍匐在维权路上,始终难达成功之岸。这种程序,到了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当然,不管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与完善,还是政府监管机制的建立、理念的转变,都非一朝一夕之事。与长远的职业病防治规划相对应的是,尘肺病人等不起的病情。如果抢救不及时,尘肺病患者恐怖很难享受到政策改革的红利了。
相比长远防控规划,及时的现实帮助显得更为珍贵和迫切。比如,如何让尘肺病人顺利地拿到一份职业病鉴定,尽快进入司法程序?能不能实现他们洗一次肺的愿望,缓解一些疼痛?能不能让已经失去健康和经济来源的他们在有生之年获得一些救济金,维持基本生活?对他们来说,有关部门“要改革”、“要防治”的承诺可谓“远水”,而他们现在更需要的是能解他们“近渴”的具体的救助。
从政府层面来讲,将尘肺病纳入社保和医保,则是最现实的帮助。对于尘肺病而言,能多一分补助和报销,就多一分存活时间,也就多一条“呼吸通道”。笔者建议,可以由民政部门出面,考虑为濒于绝境的尘肺病职工家庭办理低保,最大限度给予他们实质性的帮助,由政府出资和社会募捐合力,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解决救助缺口。
相关链接
人社部官员:尘肺病需纳入工伤保险
人社部上个月举行发布会,介绍2014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谈及中国尘肺病农民工生存状况时表示,对尘肺病职工的权益保护,最根本的还是要让他参加到工伤保险里面来。
李忠表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尘肺病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社会保险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劳动能力鉴定国家标准等,应该说从制度上对尘肺病职工的保护都做了规定。
【小知识】
尘肺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发病缓慢;脱离粉尘作业仍有可能患尘肺病或病情进展。
通常在相同作业场所从事作业的职工中具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可防不可治。
哪些行业和工种容易得尘肺病
1.煤矿及其他矿山的开采,主要作业工种有掘进、爆破、采煤、支柱、运输等;
2.金属冶炼,如矿石的粉碎、筛分和运输等;
3.机械制造业,如铸造的配砂、造型,铸件的清砂、喷砂以及电焊作业等;
4.建筑材料行业,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破碎、碾磨、筛选、拌料等;石棉的运输和纺织等;
5.公路、铁路、水利建设,如开凿隧道、爆破等。
到哪里诊断尘肺病
国家规定,尘肺病的诊断必须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工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尘肺病诊断。
申请尘肺病诊断需要准备的材料
职工申请职业病诊断,应提交申请书、本人健康损害证明、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职业史证明的内容,应从开始接触粉尘作业的时间算起,尽可能包括工种、工龄、接触生产性粉尘的种类、操作方式或操作特点、每日或每月的接触时间、是否连续接触粉尘、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防尘设施及其效果、历年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数据等。
尘肺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提供,职工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职工不能提供职业史证明的,可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作为佐证。劳动关系证明应当以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仲裁或法院判决书以及用人单位自认的材料为依据。
尘肺病患者生活中应注意事项
1.增强体质,锻炼呼吸功能;
2.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3.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4.居室气温适宜;
5.合理饮食和起居。